【智利中文网】 郁飞先生,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江苏省政协海外特邀代表人士、江苏省侨联海外顾问,现任智利江苏商会会长。他的人生历程,既是一个跨越多国的创业奋斗故事,也展现了他作为侨领的担当与情怀。
从乡村少年到创业初啼
1969年,郁飞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三星镇林西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了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他早早走上了创业之路。1995年,26岁的郁飞决定离开家乡,前往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开始了他的海外贸易事业。
初到罗马尼亚,他的创业道路充满艰辛。由于不了解当地市场,郁飞多次遭遇挫折,甚至因外汇管制失去了4.3万美元,这对他的事业和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然而,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大使馆的协助,两年后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了这笔资金,为他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从欧洲到南美:开拓智利市场
1999年,郁飞将事业扩展到智利,但初期因资金有限和对市场不熟悉,他亏损了八九十万元人民币。尽管如此,他选择坚持,并在圣地亚哥租下一个小店面经营百货商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个人流量大的店铺并果断租下,迅速扭转了经营局面。
郁飞在智利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本地化策略的重视。他主动邀请一位当地小贩担任买手,帮助挑选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销量,也为中国商品打开了智利市场的大门。
推动众筹模式,实现共同富裕
在智利事业逐步稳定后,郁飞开始推广“众筹”模式,与员工和合作伙伴共享公司收益。他鼓励员工以股份制参与公司运营,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许多跟随郁飞的员工不仅实现了财富自由,还发展成为独立的创业者。
“作为老板,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利益,更要让员工和合作伙伴分享发展的红利,这样才能形成持久的动力。”郁飞如是说。
投身公益,回馈社会
郁飞始终秉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2010年智利南部地震,他第一时间组织救援物资送往灾区;2015年北部洪灾时,他带领团队为灾民提供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智利电视募捐日活动,为残疾儿童康复筹款。
这些公益行动不仅赢得了当地社会的尊重,也彰显了中国侨胞融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
荣誉与担当
作为侨领,郁飞多次参与接待国家领导人的工作。他曾为胡锦涛主席和习近平主席访问智利期间的安保工作尽心尽力,并先后受到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与习近平主席的会面中,他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侨胞的关怀,也从中汲取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启示与未来
从欧洲到南美,郁飞用行动证明,只要心怀热爱与责任,敢于迎接挑战,就能在异国他乡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事业成功,也为无数侨胞树立了榜样。
“不要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们是中国人。”这是郁飞对社会责任最朴素却最有力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