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是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之一,但两国的关系却如同邻居般亲密与友好。虽然两国在地理上相隔遥远,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上,中智关系日益成熟,愈加深入。
当前,双方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合作进一步提升,展现了两国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智友谊的历史渊源
中智友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智利的“智中文化协会”是拉美地区最早的对华民间友好组织,成立于1952年。该协会的创始人包括智利著名政治家阿连德(后成为总统并推动与中国建交)、诗人聂鲁达和画家万徒勒里。
1970年,智利成为南美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开创了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新局面。此后,智利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屡创“第一”:首个与中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的国家,首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等。
近年来中智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中智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积极引领下持续快速发展。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出席中拉领导人会晤期间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举行双边会见,并于同年11月,巴切莱特总统访问北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智双边贸易在自贸协定签署后迅速增长,已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支柱。2015年,两国贸易额较十年前增长近五倍,智利成为中国在拉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智利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铜产品进口国。智利的葡萄酒、三文鱼、蓝莓等优质产品在中国市场深受欢迎,双边贸易产品种类不断增加。
投资与金融合作
两国的投资合作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可再生能源、矿业和通信等。双方还建立了经济合作与协调战略对话机制,促进产业对接与融合,推动务实合作。
金融合作方面,2015年,智利和中国央行签署了本币互换及人民币清算协议。今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在圣地亚哥开设分行,成为拉美首家人民币清算行,为两国企业合作提供了更强有力的金融平台。
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
文化交流也是两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被定为“智利中国文化年”,今年则是“中拉文化交流年”。两国文化机构携手合作,举办了多个高水平的交流活动,包括著名钢琴家郎朗、音乐家谭盾等艺术家在智利的演出。
此外,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在智利总统府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观众,展览开幕两个月观众人数已突破20万,成为该文化中心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展览之一。
中智关系展望
中智关系在多年努力下不断深化,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应巴切莱特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近期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智利,此次访问预计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里程碑,进一步推动双方各领域的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