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9日(新华社)——中国国家文物局今天周六宣布,共有56件中国流失文物从意大利归还。
此次归还标志着两国在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口双边协议框架下又一次成功合作,国家文物局表示。
此前,意大利曾于2019年3月归还796件中国文物。
意大利宪兵队于2022年10月和2024年4月分别通知中国,他们查获了56件疑似中国文物。在收到相关信息后,国家文物局向意大利提供了详细的鉴定信息、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正式申请归还。
最终,意大利决定将这些文物全部归还。据发现,大部分文物出土于甘肃、青海和陕西等省份。
这些文物包括马家窑文化彩陶,这是一种距今5000多年的古代文化,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证据。归还的文物还包括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和唐代(618-907年)的陶俑,以及元代(1271-1368年)的动物造型陶器。
在中国为追回海外流失文物的努力中,过去12年间已有2100多件或套文物成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