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启用新设施保障冬季供暖

京津冀启用新设施保障冬季供暖

一座全新的天然气储存设施将作为冬季期间京津冀地区调峰和供应保障的主要来源之一。

该设施安全且具有成本效益,可帮助数百万京津冀地区的家庭抵御近期的寒潮天气。

这座储存设施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渤海海域,是中国首个海上天然气储存设施。本周周二,该设施通过管道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天然气,运营单位为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预计南堡1号天然气储存设施将在2024-2025年采暖季向京津冀地区供应3.5亿立方米天然气,惠及约350万户家庭,”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储气建设部负责人张永东表示。

“作为调峰和供应保障的气源,该设施位于一座人工岛地下3000多米深处,由废弃的油气储存场地改建而成。”

创新设计与储存能力

该设施设计用于在需求低迷时储存天然气,并在需求高峰期释放。南堡1号的储存能力达到18.14亿立方米

“通过利用废弃的油气储存空间,我们的地下天然气储存设施相较于新建地面设施,节省了大量的投资和建设成本,”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地面工程中心负责人郝大勇解释。

由于是首次建设海上天然气储存设施,团队详细评估了储存设施可承受的地质压力上限,并通过建立四维地质力学模型,模拟多种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力量,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气密性。

提升区域能源供应能力

河北日报报道,京津冀地区冬季主要依赖天然气供暖,对最大负荷调节和天然气供应保障的需求全国最高。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能源供应能力,中石油计划通过开发储气设施集群继续扩大储存能力。目前已对5座油田储气设施进行研究,并正在建设其中两座。未来将建立4个储气集群,总计15座储气设施,从而在华北地区打造天然气储存中心

“这将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的调峰能力和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张永东补充道。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10月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冬季天然气供应相对充足,最高调峰储气能力较去年增加80亿立方米,确保所有储备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供应。

智华新闻社是智利最具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也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智利的重要合作伙伴。其前身为成立于2009年的智华商报,在社长徐一评先生的领导下,智华新闻社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祖国在智利讲好中国故事,帮助旅智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贡献媒体力量。通过其新媒体平台“智利中文网”及微信公众号“chilecn”,智华新闻社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新闻动态、深入的报道和实用的生活信息。此外,智华新闻社协侨部是智利侨界最具影响力的惠侨公益组织之一,帮助华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移民、翻译、法律、投资与贸易服务咨询并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救灾捐赠和文化推广,积极推动中智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上一篇 2024-11-29 15:48
下一篇 2024-11-29 15: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