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了对拉美四国的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首次访问拉美,也是其任期内时间最长、行程最远、途经国家和城市最多的一次出访,被称为“三最”之行。这次访问成果丰硕,意义深远。
落实中拉战略转型升级
此次访问标志着中国对拉美战略转型升级的首次落实。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巴西期间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的“3×3”新模式:
- 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
-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方良性互动的合作方式。
- 围绕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这一模式与拉美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加速工业化的意图高度契合,成为双方合作的最大交集,得到联合国拉美加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等多方高度评价。李总理的倡议不仅是中拉产能合作的新模式,也是推动中拉经贸关系发展的新方向。
签署近70项合作协议
李克强总理与到访四国的领导人共签署了近70项合作协议,总金额估计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包括:
- 与巴西和秘鲁签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5000公里的“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协议。
- 智利的“两洋隧道”合作项目。
- 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项目。
- 哥伦比亚的布埃纳文图拉港经济区和第四代公路项目。
与以往侧重能源和矿业不同,此次合作更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显示出合作的多样化和深度提升。
深化人文交流与文化互鉴
此次访问的亮点之一是加强与拉美国家的人文交流。随行团队不仅包括企业家,还包括作家铁凝、莫言、麦家等著名文化代表。在哥伦比亚出席了“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在秘鲁参加了“中拉文明互动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为中拉双方文化对话和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促进了民心相通。
提出中拉关系发展的“四大支柱”
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联合国拉美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发展中拉关系的“四大支柱”:
- 巩固传统友好和政治互信。
- 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 多措并举推进人文交流。
- 完善和创新整体合作机制。
联合国拉美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评价道,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为拉中关系开启了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