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侨部:高度警惕智利外贸出口商的陷阱诈骗

Departamento Consular: Alerta sobre posibles fraudes de exportadores chilenos

多年来,经济合作是智中两国关系中最亮眼的部分,特别是贸易增长。从智利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日益多元化,除红酒外,樱桃、蓝莓、提子、猕猴桃、牛油果等智利水果也逐渐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两国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的红利,贸易总额不断攀升,智利已成为中国进口鲜果的重要来源国

然而,随着贸易额的增长,问题也逐渐显现。协侨部根据近期投诉事件分析发现,部分中国进口商在与智利出口商合作时,由于不熟悉智利的法律制度和商业习俗,仅凭中国式商业模式签订合作协议,甚至提前支付定金货款,却常因对方的不诚信行为蒙受损失,包括拖延发货、以次充好等。

文化差异是重要原因:中国商人注重诚信和情义,而智利商人更看重利益和法律。这种差异往往导致合作中的误解和纠纷。

巨额商业诈骗案件

协侨部近期收到两起超过50万美元的巨额商业诈骗投诉。在智利,追讨类似案件极为复杂。一旦对方更换法人或转移财产,案件往往陷入僵局。因此,协侨部提醒广大侨胞转告国内的亲朋好友,在智利这个法治化国家采购产品时,务必提高法律意识,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Departamento Consular: Alerta sobre posibles fraudes de exportadores chilenos

协侨部建议

一、与本地供应商合作

  • 切勿轻信小型贸易公司,尽量选择大型正规企业或水果种植园合作。在合作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的真实性
  • 优先采用信用证或通过智利公证处分批次支票支付
  • 签订合同时,确保所有细节明确,并通过公证处公证
  • 如非大型正规企业,建议派人驻守跟踪管理每个环节。

二、与旅智中国籍供应商合作

  • 签订中西文合作协议,支付定金时要求供应商提供中国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 若遭遇同胞间的诈骗或犯罪,请保留完整证据并及时行动。

附:中国刑法相关规定

中国刑法规定,若外国人(包括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外对中国公民实施犯罪,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可在受害人中国居住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此,请勿误以为在国外对同胞实施犯罪即可逍遥法外。

智华新闻社是智利最具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也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智利的重要合作伙伴。其前身为成立于2009年的智华商报,在社长徐一评先生的领导下,智华新闻社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为祖国在智利讲好中国故事,帮助旅智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贡献媒体力量。通过其新媒体平台“智利中文网”及微信公众号“chilecn”,智华新闻社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新闻动态、深入的报道和实用的生活信息。此外,智华新闻社协侨部是智利侨界最具影响力的惠侨公益组织之一,帮助华侨解决实际困难,提供移民、翻译、法律、投资与贸易服务咨询并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救灾捐赠和文化推广,积极推动中智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上一篇 2018-03-15 15:13
下一篇 2018-04-02 17: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