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部分进口商通过行贿智利海关官员躲避货柜查验的行为引发关注,导致智利海关对内部进行严厉纠察。从2017年下半年起,部分受贿官员被审查,传统的“塞钱通关”潜规则被杜绝。同时,针对部分来自中国的货柜,海关加大了查验力度。
围绕商标侵权案件的应对策略,存在许多误传。例如,有人声称会扣押护照、禁止出境等,这引发了部分华商的不安,也给了一些心怀不轨的律师可乘之机。对此,协侨部发布了关于智利海关处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规范,旨在帮助侨胞了解司法程序,避免误导,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智利海关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流程
智利法律将商标视为商标持有人的私有产权,国家不直接干预。因此,知识产权侵权在智利被视为普通商业纠纷案,海关仅负责监管,而不对侵权者实施行政处罚。
如果海关发现疑似侵权产品,将采取以下措施:
- 暂时扣留货物。
- 通知货物所属公司或清关公司,列出扣留清单并说明原因,要求等待结果。
- 通知商标持有人,询问是否追究侵权责任,并设定答复期限。
商标持有人可能采取的三种行动:
- 放弃追究:海关通知被扣货物可提取,进口商无需支付滞留费用。
- 协商解决:商标持有人可能通过律师提出和解条件,要求支付商标使用费后归还货物。双方需签署公证的和解协议,并凭协议文件办理通关手续。
- 提起诉讼:国际知名品牌通常要求销毁侵权产品并赔偿损失,案件可能进入法院程序。
诉讼案件需注意事项
- 被告需按通知到圣地亚哥市中心自取开庭传票。案件仅涉及公司行为,不影响法人个人财产。
- 如无法出庭,可通过公共免费律师或私人律师申请更改日期。
- 如未按时出庭且未提交任何申请,法院可能发出通缉令并禁止出入境。
律师费用及案件处理
在瓦尔帕莱索的案件通常开庭一到两次即可结案,每次律师费约为20-30万比索;使用公共免费律师则无需支付费用。
协侨部建议
进口商需熟悉智利司法程序,避免躲避或焦虑。智利是一个法治国家,所有程序都有法律依据。进口商只需心态平和、按部就班完成每个环节,即可妥善应对商标侵权问题。
协侨部
智华新闻社
智利中国工商文化联合总会